回顧五年來的創建工作,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黨對創建工作的領導,以群眾所急所盼為著力點,以提升城市品質為出發點,以提升居民素質為基本面,才能把文明創建做深、做實、做透。
黨建引領創建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法寶、堅強后盾。精神文明建設主要表現為思想道德建設、教育科學文化建設,是物質文明發展的思想保證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。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,在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群眾性系列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,張灣區始終致力于將黨建工作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深度融合。以黨建促創建,積極探索精神文明建設新途徑,以創建助黨建,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黨員鍛煉提升的新陣地,各級黨組織成為精神文明建設主力軍,黨員干部成為文明創建的先行者和宣傳員。
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期間,全區500多個黨組織、近萬名共產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,奮斗在宣傳教育、文明勸導、環境保潔、志愿服務等一線,為群眾宣講方針政策,傳播科學文化知識,勸導不文明行為,整治衛生環境,收集解決群眾需求,不斷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、美化了人居環境、維護了社會穩定、提升了文明指數。今后,如何更好促進黨建與文明創建融合,更好發揮黨建對文明創建的引領作用,主要從黨員入手、從基層黨組織著力,不斷擴展黨建內涵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,推動黨員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發揮更多作用、作出更大貢獻。
解決民生難題是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的首要任務、群眾所盼。2019年以來,張灣區委區政府以“創建為民、為民創建”為根本理念,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主攻方向,以開展“足印社區。戶戶走到”為依托,以“百日攻堅補短板”為抓手,統籌推進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問題、清理了大量衛生死角、推進了廁所革命,實現了城市管理精細化,極大改善了城鄉環境,居民參與度、滿意度、幸福感得到了明顯提升,縣(市、區)域文明指數在全省持續領先。
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,圍繞群眾需求推進工作,才能事半功倍,未來的文明創建工作要堅持創建為民、惠民、利民、靠民的原則,繼續開展入戶走訪,暢通居民反饋投訴渠道,提高問題解決效率,形成完備的問題收集、反饋、處置機制。要繼續落實老舊小區、背街小巷整治,持續清理整治衛生死角。要繼續加強城市管理,細化管理舉措,推進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落實,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流浪狗、野廣告、十亂問題,為群眾營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。
提升城市品質是實現主城繁榮的重要目標、基本保障。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,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,張灣區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的打造主城繁榮引領區,正是順應這一趨勢的正確選擇。而通過文明創建,不斷改善城市硬件設施,完善城市功能,強化社會保障,提高城區凈化、綠化、美化程度,則是推動城區繁榮的重要保證。當前,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與城市的現代化發展還不適應,城市的建設、管理和服務同文明城市要求、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還有很大差距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發展潛力。因此完善城市功能,使城市文明程度與發展水平相匹配,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文明創建的重要目標。
未來五年,張灣區將緊抓全域發展新時期的機遇期,按照區委“堅定不移更新城市,建設智慧張灣”的藍圖,持續推動全域創建、常態創建,將國家文明城市、國家衛生城市等創建要求,落實到日常管理中來,持續推動街道社區、小區小巷、主次干道、商業大街、游園廣場、學校、商業門店、鄉鎮村、城鄉接合部等對標達標,樹立城市良好形象,為增強綜合競爭力,打造主城繁榮引領區貢獻力量。
提升全民素質是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、持續動能。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。一直以來,張灣區持之以恒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、選樹宣傳“身邊好人”、推薦道德模范、規范刊播公益廣告、大力發展志愿服務、勸導整治不文明行為,先后評選推薦各級文明單位100余家、身邊好人1000余名、“十星級文明戶”2700余戶、“新時代好少年”100余名,全區注冊志愿者人數60000余人,志愿服務隊伍約200支,服務時長達108萬小時。市民素質顯著提升、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,群眾滿意度持續保持高分值。
未來五年,張灣區將繼續通過各類創建活動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、不文明行為整治、志愿服務活動、公益廣告宣傳、先進典型選樹推廣等,持續開展“公筷公勺”“垃圾分類”“排隊一米線”“文明交通”等專項行動,促進市民形成文明習慣,提升市民文明素質。(十堰市張灣區城市文明創建中心主任 賀景合 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