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度“荊楚最美家庭”揭曉儀式現場
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9月28日上午,2021年度“荊楚最美家庭”正式揭曉,武漢吳海燕家庭等100戶家庭被授予“荊楚最美家庭”稱號。
此次尋找2021年“荊楚最美家庭”活動由湖北省紀委監委機關、湖北省婦聯、湖北省文明辦主辦,楚天都市報·極目新聞承辦。今年5月,活動啟動以來,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,極目新聞“最美家庭”專題頁面瀏覽量近千萬人次,在全省又一次掀起尋找“最美”、發現“最美”、爭做“最美”的熱潮。經過網上投票,評選產生了100戶“荊楚最美家庭”。
這一百戶家庭,都是銘記黨史黨恩、傳承紅色基因、發揚革命精神、弘揚家國情懷、清正廉潔、綠色環保、熱心公益、孝老愛親、移風易俗等方面的荊楚家庭代表。
在2021年度“荊楚最美家庭”揭曉儀式現場,一幅幅“紅心愛國”的畫面,一條條“恪守清廉”的規矩,一個個“家風傳承”的故事,感動了眾多觀眾,也贏得了熱烈掌聲。
一座紅色家庭展覽館
見證社區干部30年愛黨愛國情懷
當“收藏”染上紅色,心就開始變暖。30年如一日,篤愛“紅色藏品”。不求財,不求名,把“家藏”變成“紅色基地”,只因愛得濃烈深沉。這是宜昌王書林家庭的頒獎詞。
53歲的王書林,是宜昌市猇亭區新金嶺社區一名社區工作者。從孩童時代開始,祖、父輩就給他講老紅軍的故事,“他們一次又一次告誡我,是老一輩革命先烈,用鮮血和生命,才換來了我們這個幸福時代,我們不能忘記?!?/p>
1985年,王書林經歷了一次遷居。在清理“家當”時,他看到了父親的老筆記本、毛主席像章、書籍、文獻等。從此,他便開始了“紅色收藏”。
1996年,王書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入黨以后,對黨的歷史、理論有了更深的了解,他更癡迷于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書籍和物品的收集。為了找到心儀的“紅色藏品”,崴過腳、挨過餓,甚至在鄉下被野狗咬傷,“但只要能收集到黨的報刊、書籍、照片等紅色物件,就算有再多的困難,我都會感到由衷的快樂,就這樣,我堅持了30多年?!?/p>
2015年,在慶祝建黨94周年前夕,社區要舉辦黨員教育活動,王書林騰出自己住房二樓所有的房間,將其布置成紅色展廳,將收集來的歷史資料、書籍、實物近千件進行展覽。
這次展覽,激發了王書林開辦展覽館的靈感。2015年下半年,他和家人將自家二、三樓全部布置成展廳,把收集來的紅色書籍等藏品,進行分類集中展示,建起了“家庭紅色展覽館”。
到目前為止,這里免費接待了40000余人參觀學習。有3萬余冊紅色經典藏書的收藏館,更成為附近居民的閱讀勝地。
“我常想,如果沒有父輩不忘黨恩的教育,沒有對黨和國家深厚的感情,我不會為了紅色收藏花費這么多時間、積蓄?!蓖鯐终f,“今后,我會將愛國愛黨的好家風一代一代傳承下去?!?/p>
一條禁止違規辦事家規
司法局長和患癌盲妻守住清廉
法律是人心的天平,司法是天平的準心,家庭是準心的平衡色。國有鐵面方顯無私,家有盲妻心懷清明,父廉、母賢、子孝,報得黨恩如山似海,深得人民榮譽等身。這是隨州李偉業家庭的頒獎詞。
在活動現場,隨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、局長李偉業分享了他和妻子的故事。
1991年,李偉業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,被分配到原隨州市吳山鎮法庭工作?!皩τ诔錾磙r家的我而言,上大學并不容易,生活費主要靠在學校勤工儉學,四年大學我課余當了三年清潔工?!眳⒓庸ぷ骱?,有人給他介紹對象,他總是把自己的家庭情況說在前頭。一是家里農村的;二是兄弟姐妹多,條件都不好;三是有可能一輩子都在鄉鎮工作。第一個坦然接受這三個條件的人,就是他的妻子胡玉華。
“妻子父母都是教師,家庭條件比我好很多,作為幺女兒,備受父母的寵愛,但她一點都不嬌氣,結婚時,她沒要一分錢聘禮和一件首飾,我們沒有大操大辦,我是用自行車把她接到我家的,連單位的同事都不知道我們結婚的事?!被貞浧鹉嵌吻遑毝腋5娜兆?,李偉業的嘴角也浮現出一絲微笑。
結婚后相當長一段時間,他們兩地分居。妻子懷孕期間一直在單位吃食堂,卻從來沒叫過苦。2002年,李偉業走上領導崗位。胡玉華主動向單位提出下崗分流,以便照顧孩子上學。生活中她深居簡出,簡單樸素?!拔覀兌ㄏ乱粭l規矩:親戚朋友要來隨州辦事,吃住家里都可以包,但違規辦事不行?!?/p>
2007年,李偉業被最高人民法院選拔,參加中外交流項目學習。但就在他回來后,胡玉華被診斷出患了乳腺癌。
2016年,胡玉華視力急劇下降,逐漸近乎完全失明。在機構改革時,李偉業曾經和妻子商量,申請放棄主職,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照顧她。胡玉華卻說:“國家花那么大的精力培養你,不是要你照顧我的。組織要你干,你就好好干,不要考慮我?!?/p>
“每天早上5點鐘,我就起床,把一天的生活安排好。妻子吃素,我換著法子給她增加營養、增強她的抵抗力。為了讓妻子心情愉快,每天出門前,我會親親妻子;吃完晚飯再牽著她出門散步。妻子在我人生最低谷時選擇了我,婚后全力支持我,現在,她面臨生死考驗,我不知道老天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多少,我要盡最大努力呵護好她?!?/p>
講到動情處,李偉業的眼角已經濕潤,臺下的一些觀眾,也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。
一句樸素而偉大的承諾
三代人義務守護紅軍墓八十七載
只為一句囑托,一家三代守墓87年。春華秋實,祭的是崢嶸歲月;夏長冬藏,拜的是春秋大義。你們堅守的不僅是承諾,更是一腔愛國情,一顆赤子心。你們用樸素而偉大的方式告慰先烈:這盛世山河無恙,如你所愿。這是恩施李賢付家庭的頒獎詞。
李賢付今年66歲,是咸豐縣唐崖鎮邀聯溪村村民。因為87年前的一個承諾和對紅軍的敬仰,李賢付家族三代人守護紅軍墓八十七載。
“守墓是老一輩傳下來的,不管多困難,都要世世代代守下去?!苯視詢x式現場,守墓人李賢付堅定地說。
1934年8月,紅軍鄂川邊區獨立團在攻打利川毛壩時,政委馮義發在戰斗中受傷,獨立團在撤往咸豐縣活龍坪鄉途經唐崖鎮邀聯溪村板栗坪時,馮義發因傷勢過重犧牲,紅軍獨立團只好將他就地掩埋。據當地老一輩人回憶,獨立團掩埋了馮義發烈士后,在李賢付的爺爺李大江家住宿了一夜。臨走時,部隊首長希望他照看好烈士墓,他答應了,首長給的東西一樣也不要。最后還是紅軍硬塞他一個褡褳和8個大洋,如今,褡褳保存在咸豐縣檔案館。
從此,李賢付的爺爺逢年過節都要到紅軍墓掃墓、敬香,并教育子孫要把照看紅軍墓的事一直做下去,要感謝紅軍為貧苦農民翻身解放做的貢獻,告誡子孫繼續保持誠實守信的家風。
李賢付的爺爺去世后,李賢付的母親吳銀弟擔負起照看紅軍墓的使命。
“我母親從17歲開始,守了85年,現在就是我們去守?!崩钯t付說,母親生前,每年都去墓前打掃、敬香,這個習慣也影響了她的幾個兒子。
如今,李賢付擔負起守護紅軍墓的任務。他說:“我一直給我的兒孫講,我以后年紀大了、走不動了,你們要繼續把紅軍墓守下去?!?/p>
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,1995年,李賢付的大哥李賢清向有關部門申請為馮義發烈士豎碑。如今,李賢付家庭守護的紅軍墓已經成為咸豐縣的紅色教育基地。(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劉丁維 柳琛琛 聶麗娟 攝影: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中燦 蕭顥 通訊員 沈芙萱 實習生 黃哲浩)
■ 現場側記
家是夢想起航的地方
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?!?月28日,繞梁之音從武漢洪山禮堂傳遍荊楚大地,觸動了所有人的心弦。
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的家國情懷,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”的經久傳誦,“忠厚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”的醒世家訓,“家和萬事興”的樸素向往……這一刻,都在“荊楚最美家庭”的感動里舒卷,升華成四張照片、一封家書、一頓餃子、一份叮囑,融進了千萬家庭的美好期盼,賡續了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。
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家,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、心靈的歸宿;還是人們開啟幸福生活、放飛人生夢想的起點,更是國家發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。家風正則黨風正,家風純則政風純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、家教、家風建設,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,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,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。
100戶“最美家庭”的故事,傳遞著家的和睦,彰顯著文明的力量。
把抗疫歷史寫進家風故事的彭鵬家庭,讓“小家”的抗疫成了“大家”的豐碑;因“電”相牽相伴的李苑家庭,攜手撥迷霧,共染東方紅;紅心永流傳的沈辰家庭、篤愛“紅色藏品”的王書林家庭、三代守烈士墓的李賢付家庭,都把共同的紅色信念愛得濃烈深沉;賢內助緊繃廉潔之弦的袁海波家庭、家有病妻心懷清明的李偉業家庭、“廉”家風擔千斤擔的戴文君家庭,因澄澈而高遠,因干凈而明亮;還有夫守青藏高原、妻擔家庭重擔的費爽家庭,以及客居海外心存國家的劉昱希家庭,也是情暖家國的和睦典范。
荊楚最美家庭的榮譽激勵了獲獎者,也感動了與會者。武漢海關戴文君說:“作為一名黨員,我將堅持忠誠傳家,將孩子教育好,培育好,傳承紅色基因,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?!蔽溲ㄊ凶鲄f副主席、朗誦協會副主席蘇琳現場朗誦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后說:“今天深受感動!我將傳承家風、教育家人,將先輩品質一代代傳下去?!?/p>
“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、和順美滿;家風差,難免殃及子孫、貽害社會?!闭佌亣谕?,殷殷希望,令人銘記在心。
家風醇正,雨潤萬物;家風蔚然,國風浩蕩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,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,更是一個國家的圓夢路徑。
讓我們行動起來,經營好家庭、涵養好家教、培育好家風,共圓家國夢想,共創美好未來。(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趙貝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