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緒威端出做好的包子
早餐送到一線防疫人員手中
吳緒威夫妻在包子鋪
疫情嚴峻,浙江寧波鎮海區臨時實施封閉管理。
在鎮海區澥浦鎮開了7年包子鋪的33歲湖北荊州人吳緒威,關門歇業幾天又忙起來。從14日開始,吳緒威和妻子定下一個目標:每天為防疫志愿者免費提供100份早餐。
吳緒威說,他所做的這一切,都是因為去年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對湖北的支援,讓他一直銘記于心?!拔沂亲霭拥?,這次我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?!?/p>
除了吳緒威,許多在寧波的湖北人也自發捐錢捐物,幫助寧波一起共同戰疫。
凌晨兩點起床做包子
凌晨2點,吳緒威和妻子就起床忙碌了起來。發面、和面、包包子、上蒸箱……夫妻倆有條不紊地配合著。三四個小時后,熱騰騰的包子出爐。
他們在澥浦鎮開了7年包子鋪,這是夫妻倆慣常的生活節奏。
和往常不一樣,最近兩天,吳緒威和妻子更加忙碌了。一個肉包、一個菜包、一杯豆漿,這樣一份早餐,他們要仔細地打包好100份,再用保溫的泡沫箱裝上。天亮時,會有志愿者前來接這些愛心早餐,早上7點多,早餐會送到澥浦10余個防疫卡口的100名志愿者手中,此時包子和豆漿都還是熱的。
吳緒威的這個舉動,是從12月14日開始的。
“12日那天,我起來得早,看到那些守了一夜的志愿者們還沒吃上熱乎早餐?!眳蔷w威說,從12月7日2時起,寧波市啟動I級防疫應急響應,同時對鎮海區臨時實施封閉管理,全區的商家都停止營業,他的包子鋪也關門。但志愿者們有時吃冷食物讓他很心疼,“我想我是做包子的,正好可以做一些熱乎乎的包子,讓他們吃了胃舒服一些?!?/p>
愛心餐會繼續送下去
吳緒威把他的想法告訴妻子,妻子非常支持。說干就干,13日一早,他便和政府部門說了此事,14日,第一批愛心早餐就送到志愿者手中。
“這也是一份感恩,一次回饋?!眳蔷w威坦言,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,他和妻子正在湖北荊州老家過年。那時,全國各地都在源源不斷地支援湖北,這讓他一直銘感于心,“這次我也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?!?/p>
吳緒威說,當初他是投靠親戚來了寧波,在這里開了7年包子鋪。這里的人對他很友好,他也很喜歡寧波,這也是他心懷感恩的另一個原因。
才送了第一天的愛心早餐,吳緒威的善舉便被傳開,他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“包子哥”。浙江當地媒體對他做了報道,很多網友留言“人間有真情”“知恩圖報”等,讓他很感動。很多之前的老客戶知道他送包子的事情后,都會發信息過來表示感謝。吳緒威說,他會堅持將包子送下去,直到此次疫情結束。
吳緒威向極目新聞記者計算過,每份愛心早餐成本是4元,每天送出100份也就是400元成本,送上半個月或一個月,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。萬一當地封閉時間繼續延長呢?吳緒威說,他也會努力堅持把愛心早餐送下去。
湖北同鄉群籌款送物資
為當地獻愛心的湖北人,并不只有吳緒威。早在鎮海區封閉管理首日,寧波湖北同鄉聯誼群就發出倡議書,發起為抗疫一線人員送奶茶行動。
“還記得去年春節我們湖北發生疫情后一幕幕感人事跡嗎?還記得當初寧波在第一時間派出醫療救援服務隊馳援我們湖北嗎?”12月7日,一封愛心倡議書出現在寧波湖北同鄉聯誼群里。倡議書稱,從6日開始,已經有很多醫護人員、公安民警、社區工作者、志愿服務團隊等奮戰在抗疫一線,他們為保一方平安在寒冷的冬天加班加點,甚至熬夜通宵,“身為在寧波的湖北人,倡議大家為奮戰在抗疫前線的抗疫人員送上一杯暖暖的奶茶,本次所有捐款用來采購最實惠的熱奶茶送至抗疫一線各個服務站點,同時需要服務義工至少三人……”
這次活動得到了群里湖北同鄉的積極響應,很快,活動收到16166.66元捐款。
寧波市湖北商會副秘書長黎云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,商會成員在12月7日就開始自發籌備物資,給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送奶茶。他記得那天很冷,看到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寒風中堅持工作,非常感動,“從8日開始到12日,連續送了5天。后來在商會的組織下,就一起集中發起籌款和采購了?!?/p>
100箱熱干面回饋寧波人
幾天來,寧波市湖北商會不斷發起愛心活動。
12月10日,商會發起“溫暖社區行”活動,鼓勵大家支援戰“疫”,同時開展募捐,共籌款55354元;12月15日,商會又組織籌集了9萬元左右的物資,將熱干面、餅干、方便面、水、酒精、口罩、垃圾袋等物資,送往鎮海莊市街道和招寶山港區,慰問一線抗疫人員。
黎云鵬表示,這次湖北老鄉們有錢捐錢、有物捐物,“比如15日下午3點多,我們了解到最近降溫,有人缺棉被,恰好我們有老鄉是做棉被的,馬上就捐了100床棉被?!彼麄冞€特別采購了100箱湖北熱干面送給社區,“熱干面是湖北的代表,希望用這種特殊的方式,讓寧波人感覺到溫暖,這也是一種回饋?!?/p>
黎云鵬說,對經歷過湖北疫情、經過武漢76天封城的人來說,感動是融在血液里面的,“對于志愿者和那些在前方守護我們的人,我們真的很感恩?!币虼?,來到異鄉再見到同樣的場景,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內心的觸動。(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見習記者 李楊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