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可好了。隨手一沖,一點味兒也沒有。在地里干完活,回家沖個澡,別提多舒服?!闭f起自家的廁所,湖北省當陽市廟前鎮煙集村新農村小區陳紅軍一臉滿意。
2018年底,陳紅軍家的廁所改成了水沖式廁所,不僅有蹲便器,還有梳妝臺、淋浴等設施。他家屋后的菜地里有污水集中罐,經過化糞池處理過的污水,通過管道流入集中罐,再進入鎮污水處理廠處理,達標后排放。
陳紅軍,是湖北省“廁所革命”三年攻堅行動受益者之一。2018年至今,該省通過“省級統籌、市縣配套、債券投資、社會參與、以獎代補”五種方式,已建改農村無害化戶廁375.9萬個,建改農村公廁2.9萬座,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.15%,我省“廁所革命”超計劃完成3年申報計劃。
三年攻堅,“土坑墊上兩塊磚,三尺土墻圍四邊”、糞尿臭氣沖天、蠅蛆成群的農村廁所正在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,衛生健康的無害化衛生廁所,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。
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省的農戶無害化廁所改造采取“集中下水道收集式、三格式、沼氣聯通式”三種模式。集中下水道收集式主要針對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,廁所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,進入鎮污水處理設施再處理。而遠離污水處理管網的大部分農戶,廁所污水采用“三格化”糞池處理,實行資源化利用。沼氣聯通式則是將廁所糞污、畜禽糞便由管道輸入沼氣池,通過厭氧反應生產沼氣,農戶用于做飯。
小廁所,大民生。廁所革命是推進農村改善人居環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,是對傳統生活方式、環境建設的深刻革命,是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。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,我省利用農村改廁微信平臺APP信息系統,對農村改廁登記、錄入,進行摸排整改。同時,聯合省財政廳、省衛健委、省鄉村振興局等進行督導,對發現的問題分類指導。做好后續管護,確保廁具壞了有人修、糞液滿了有人抽、抽走之后有效用,防止出現無害化衛生廁所出現“不無害”“不衛生”的現象,鞏固和擴大農村改廁工作成果,逐步建立起“管、收、用并重,責、權、利一致”的長效管護機制。
放眼荊楚大地,一批干凈整潔、衛生健康的無害化衛生廁所,補齊了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,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文明新風尚。(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黃艷平 通訊員 詹少敏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