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江俯瞰 (視界網 陳黃奎 攝)
仙女鎮探索打造吉吉村三產融合示范區 (枝江市融媒體中心供圖)
問安鎮同心橋村美麗庭院 (視界網 陳黃奎 攝)
安福寺鎮秦家塝村美麗村灣 (枝江市融媒體中心供圖)
枝江是長江三峽的東大門、宜昌唯一的平原縣市,有“三峽水鄉、魚米之鄉”之稱。
近年來,枝江市緊盯“建設現代化田園城市”總目標,全域治理人居環境,建設美麗鄉村,先后獲評“全國文明城市”“全國園林城市”“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”等榮譽稱號。
2021年,枝江市委、市政府提出,將全面建設實力枝江、活力枝江、美麗枝江、健康枝江,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用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的思維發展“大農業”,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,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市。
思想破冰
引領行動突圍
壓責任建機制,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。枝江市堅決扛起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,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,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為“書記工程”,建立“四包”責任體系,形成“三級書記”齊抓共管的推進機制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,形成上下聯動,高效協作的運行模式。堅持三級帶動,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黨員承諾及村支部會十件民生實事重要內容,設立黨員護綠崗、護路崗,帶頭做好人居環境整治。統籌編制全市規劃,高規格編制全市村莊布局規劃,實現村莊產業、建設、土地利用“三規合一”,充分展現農村鄉土特色。
借外腦集群智,尋找新方法新路徑。枝江市委、市政府將三農工作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,廣泛動員、全面部署、強化督辦,堅持“請進來”與“走出去”相結合,邀請浙江美麗鄉村頂層設計專家前來做專題輔導,組織試點村支部書記多批次到浙江跟班學習,學經驗、找差距,解放思想,探尋美麗鄉村建設方法路徑。
轉方式轉作風,帶動全民參與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是群眾,受益主體也是群眾,如何引導群眾轉變觀念、積極參與,是人居環境整治成敗的關鍵。枝江市通過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法,廣泛動員,以“看、開、定、帶、評、曬”六字為路徑,破解群眾參與難題。引導群眾參與謀劃,組織群眾到示范灣、示范村看建設成果;開培訓會、灣子會、戶組會,與村民近距離暢談村灣建設的期望和規劃;引導群眾參與建設,結合本地特點和資源,因地制宜制定每個村每個灣落的整治內容和標準;每個村打造一個示范村灣,黨員干部帶頭,各村依照標準比著干、比著做;引導群眾勤管護、見長效,全市創新開展擂臺賽,“最美”系列評選活動,組織婦女和小朋友化身環境督察員、環保小衛士,挨家挨戶評比出“最清潔”“清潔”“不清潔”,讓環境整治標準“入腦入心”;開展“枝江鄉村美如畫”“尋找最美代言人”等大賽,“曬”出每家每戶美化環境的成果。
思想引領,黨員帶頭,全民參與,枝江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啟動后,已在全社會形成共商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良好格局。
全域治理
美麗鄉村宜居宜業
河湖清如明鏡,路邊百花爭艷,庭院飛檐紅墻仿古燈……初冬時節,穿行于枝江鄉村,如同進入畫廊一般。
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來,枝江堅持生態為要,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以“五子”工程為抓手,開展“一把掃帚掃城鄉”專項行動,全域治理,全力刷新鄉村顏值。
拆棚子:以國道、省道、縣道、鄉道為重點拆除違規彩鋼棚、違規建(構)筑物及長期無人居住的廢棄房,累計拆除違章建筑4785處,清理野廣告5200余處。
美院子:以無害化廁所改造為契機,引導群眾圈養家禽,建成生活分區、人畜分離、糞污分流的健康家庭。按照“三棵樹、五朵花、十平方米菜園”的標準,發動農戶美化自家庭院,形成了一批“小花園”“小菜園”。
清池子:以“清三河”工程為切入點,著重清理河邊、溝邊、渠邊岸邊的枯枝、秸稈及雜草,清疏河港810公里、溝渠3730公里,整治坑塘12000口,77個村莊污水站點建設,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覆蓋率達100%,實現“一江清水出枝江”。
堵管子:封堵畜禽養殖排污口1226個,完成1473家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改造,建成田園牧歌城鄉環境綜合體,在全市8個鄉鎮建立液肥站,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,年處理畜禽糞污量達40萬噸,解決全市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置難題。
撒花籽:以鄉村主要道路為紐帶,在全市主要的鎮村道路兩旁播撒花籽5000余斤,完成岸線綠化119公里,打造出鮮花鋪就的鄉村公路。推進“全域復綠”工程,新增“灣子林”“戶旁林”1.23萬畝、庭院綠植69萬株,構筑起“人在畫中游”的美景。
系列整治,既扮靚了村莊,又美化了庭院,形成了一批各具特點、各美其美的特色村莊、庭院。有的村落,窗前有花、院內有果,庭院內外整潔干凈,葉綠花香;有的村落,破舊的瓦罐、廢棄的輪胎、閑置的石磨等,成為庭院中的寶貝。從“一處美”邁向“一片美”“全域美”,美麗庭院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的風景線。截至目前,枝江已建成美麗庭院21000個,美麗村莊112個,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綜合評估中,枝江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。
建設美麗鄉村,枝江正邁向下一個錦繡春天。
今年,枝江市委、市政府提出,將加快打造美麗枝江,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。強化大氣污染防治、黑臭水體治理、農藥化肥減量和土壤污染治理,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全面完成化工企業“關改搬轉治綠”任務,落實長江“禁漁”“禁采”要求,鞏固非法碼頭整治成果,到“十四五”末,“一江兩河百湖”實現水清、岸綠、景美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統籌推進農村垃圾、 污水、廁所綜合治理,完成29個村環境達標整治,創成5個國家衛生鄉鎮。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7個,全力打造問安同心緣、仙女向巷-牛郎山、董市曹店、安福寺東方年華四大鄉村振興示范區。全域開展“擦亮小城鎮”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,全力打造“五美鄉村”,爭創“擦亮小城鎮”全域治理示范市。
融合發展
“小農業”邁向“大農業”
鄉村振興,產業發展是關鍵。枝江市堅持跳出農業看農業,跳出農業抓農業,堅持用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思維,探索新的產業發展模式,推動“小農業”邁向“大農業”,努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,讓美麗鄉村轉化成“美麗經濟”。
補短板,強基礎,夯實產業發展根基。持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、機械化作業,推進規?;洜I,組建“米果菜、豬牛魚”6大特色產業聯合體,建成45萬畝標準化生產基地,主要農產品機械化率超過80.3%。枝江還將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新建高標準農田5萬畝。推進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,提升灌區用水保證率,加強抗旱排澇能力建設,推進沮漳河流域系統治理等重點水利項目建設。
育龍頭,強筋骨,發揮輻射帶動作用。近年來,枝江已建成省級農產品加工業專業園區,培育產值過億元農產品加工企業48家,跟蹤引進重點項目95個,成功引進海通集團罐頭產業總部遷入枝江,構建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利益鏈接機制,把產業鏈留在枝江?!笆奈濉逼陂g,將推動華潤雪花、海通食品、歡樂家食品、今貝生物等企業創新發展,加快建設“三峽蜜橘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,推廣肉?!?321”養殖模式,建設肉牛養殖產業園,力爭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2家,培育4個至5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,各級示范社達到180家。壯大龍頭企業,離不開品牌的打造。枝江將支持“枝江瑪瑙米”“百里洲砂梨”等品牌申報“中國農業品牌名錄”,擴大“枝滋有味”知名度。全力提升“枝滋有味”公共品牌知名度、影響力和附加值,讓品牌更響,龍頭更強。
延鏈條,融合化,形成產業鏈集群。仙女鎮向巷村借力美麗鄉村建設,整合資金2900余萬元,撬動社會資本3500余萬元,改造升級柑橘產業,新建吉吉果園、鵲橋、桔子果吧、桔子工坊、桔子餐廳、休閑驛站、特色民居等,全力打造吉吉村三產融合區。探索以吉吉村三產融合區為核心,建設柑橘產業區、鄉作體驗區、柑橘研發區、休閑度假區、國牛產業區等五大特色功能區,帶動全村產業融合發展。為推進產業連片發展,枝江將袁碼頭、同心橋兩個行政村統一規劃,建設同心緣示范片區,成功打造了日接待萬名游客的“同心花?!毙蓍e旅游景區、“問安楊梅園”休閑采摘基地、“殿春農業公園”傳統農耕體驗基地、“詩畫時光”益通田園綜合體等,年旅游人數突破20萬人次。以“兩園一街”(同心花海-袁碼頭商業街-殿春園林)旅游產業為環線,聯合周邊村成立三家春旅游開發有限公司,統一建設運營片區農家樂、民宿、手工作坊、伴手禮等,片區現有經營主體18家,帶動項目總投資14.35億元?!笆奈濉逼陂g,枝江還將推動東方年華、步步升布鞋文化村、同心花海建成國家4A級景區,支持金湖國家濕地公園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,并圍繞糧油、柑橘、畜禽、蔬菜、水產“五大產業鏈”,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突出、產業鏈條深度融合的農業產業集群。
擁抱“新農業”,邁向數字化。走進枝江仙女鎮向巷村桔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,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包袋、裝箱、封口、貼單、出貨,全流程一氣呵成,這些包裹發往全國60余個中小城市。目前,枝江已建成22個淘寶村、4個淘寶鎮,是全國“互聯網+農產品”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市,已成為全省唯一的淘寶村百強縣。目前,該市共有電商企業1200家,電商網店9100余家,全市電商交易總額突破120億元,網絡零售額達到25億元。下一步,枝江將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,推進城管、電網、交通、 水務等領域智慧化,服務農業現代化建設。
提升品牌、延長鏈條、補齊短板……枝江發展“大農業”、推進農業現代化已邁向新征程。
文明鄉風
讓鄉村有顏值有氣質
美麗鄉村,既要有顏值,更要有氣質。枝江建設美麗鄉村,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,既重視扮靚村莊庭院,又注重傳承紅色文化,挖掘特色文化,弘揚家風家訓,讓文明鄉風融入鄉村血脈。
挖掘紅色文化。一走進顧家店鎮高殿寺村,“紅色高殿寺”幾個大字十分顯眼,中共枝江縣(現枝江市)第一個黨支部就誕生于這里。枝江充分挖掘枝江紅色資源,傳承紅色文化,今年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,成立巾幗宣講隊,宣講黨在枝江的浴血奮戰史、艱苦創業史、改革創新史,講好革命先烈、英雄模范、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跡,將一堂堂生動的黨史課送到群眾身邊。
傳承鄉土特色文化。連續多年舉辦關廟山鄉土文化節,內容既包括農民趣味運動會、泥倉子節、櫻花節、“全魚宴”等傳統項目,又創新開展了紅梅節、風箏節、瓜果采摘節、農作體驗、歌舞會等特色主題活動,既有趣味性,又有參與性。通過鄉土文化涵育鄉風文明,既保護了傳統鄉土文化,又留住了鄉韻、鄉愁。
弘揚家風家訓。崇德重義、自律自尊、尊老愛幼、以鄰為善……高殿寺村分類制定家風、家訓、家德和家規,并在村綜合服務中心、村民活動廣場展示宣傳,弘揚傳統中華美德。董市鎮舉辦兒童十歲集體生日活動,引導家長樹立正確育人觀、成才觀,使孩子成為好家風的傳承者、踐行者?!皟杉页臭[為一墻,不禁讓人笑斷腸?!薄皯焉菩?、講科學、勤為本、學英雄?!敝€用通俗易懂的標語宣傳家風家訓,讓良好家風根植于內心,成為行動自覺。
制定村規民約,選樹先進典型。各村結合實際制定村規民約,評選“十星級文明戶”,推選各級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,選樹全市“好媳婦、好婆婆、好妯娌”,通過系列鄉風文明建設活動,田園枝江有顏值有氣質,文明新風撲面而來。(湖北日報、枝江市委農辦、枝江市農業農村局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