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樓道燈不亮了,出門不方便?!?0日,開發區·鐵山區鐵山街道冶礦路社區15棟居民祝婆婆通過“志愿黃石”微信小程序,遞交了這樣一份需求“菜單”。后臺收到消息后,將這一“菜單”派給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。
有電路維護經驗的志愿者胡衛國、郝竹先迅速接單,主動上門服務。不到半小時,樓道燈亮起來,任務完成。隨后,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收到線下“點單”任務完成的反饋后,對“點單”居民進行電話回訪,了解志愿者的服務質量如何,并認真聽取居民的反饋意見和建議。
群眾“點單”、平臺“派單”、志愿者“接單”、群眾“評單”。不到半小時,居民樓道的燈亮起來了,這是開發區·鐵山區志愿服務“觸網”升級的一個佐證。
一邊是困境特殊群體訴求多元化,一邊是志愿者和社會組織分散開展便民服務。為此,開發區·鐵山區積極探索供需對接“清單化”、銜接聯動“一體化”、服務群眾“精準化”。
該區依托志愿者、黨員干部、網格員摸清群眾需求,將“群眾要什么”與“我們有什么”有機結合起來,精準、精細設計服務項目清單。同時,依托微信群、“志愿黃石”微信小程序等,通過“四單”服務模式,實現了供需順暢對接,較好地滿足了群眾的共性和個性化需求。
曹家林社區居民譚建軍擅長水電維修,經常在社區發揮余熱。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,他總是主動聯系,免費上門修理電器、更換水管等。如今有了點單系統,他的“事業”越做越大?!耙郧皼]有平臺派單,哪怕我想做好事,也不知道誰有需要?,F在我只要等派單電話,就可以隨時出發?!?/p>
除了整合轄區內的志愿者,開發區·鐵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聯合社會公益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。該區精心設計了區級志愿服務項目50個、鎮(街道)志愿服務項目85個,依托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“志愿黃石”微信小程序,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0余場次,志愿者參與5萬余人次。
從黨員干部到普通群眾,再到社會組織的不斷加入,志愿服務的涓涓細流正在匯成大河。在這樣的志愿服務閉環下,該區已有注冊志愿者74979人,志愿服務時長457898小時,注冊志愿服務團隊281個,培育出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中心1個、示范所1個、示范站3個、示范品牌項目1個,志愿者人數、志愿服務時長、注冊團隊數量均在全市排名第一。(黃石日報 記者 張春玲 董浩 通訊員 潘平 熊麗君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